恽寿平,又名格,字正叔,号南田,别号白云外史、云溪史、东园客等。今江苏常州人,是清代著名绘画家。

早年恽寿平工绘山水,意境幽然恬淡,后专绘花鸟,注重写生,开创“常州画派”,为清朝“一代之冠”。

因其对花鸟绘画的技艺发展影响极大,与王时敏、王鉴、王翚、王原祁、吴历并称“四王吴恽”,亦称“清六家”。

恽寿平用笔潇洒,擅长直接点蘸颜色敷染成画。

他的“没骨花卉”以五代徐崇嗣的没骨法为宗,在追求形似的同时,融入了自己对水墨、颜色的独特欣赏,形成了清丽秀雅、似却不止形似的绘画风格。

清·恽寿平《春花图》(局部),纸本设色,共八开,每开26.3x35.7厘米

现藏于上海博物馆

今天我们要来欣赏的,正是恽寿平以其“没骨法”所作的花卉册。

没骨法

《辞海》中对“没骨”的释义为:“中国画技法名。不用墨线为骨,直接以彩色描摹物像,不用墨笔勾勒。五代后蜀黄荃画勾勒较细,着色后几乎不见笔迹,固有‘没骨花枝’之称。”

值得注意的是,《辞海》中对“没骨”中“没”字的定音为“méi”。但据学者考,五代及宋朝的“没骨法”或有“隐没墨线”之意,及最初时应读“mò”。

而关于“没骨法”最早的起源,则众说纷纭。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,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,因其鹳的图形没有用墨线勾勒,而是直接用色彩表示,可以被视为没骨法的雏形。

新石器时代·鹳鱼石斧图彩陶缸,高47厘米,口径32.7厘米,底径19.5厘米

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

恽寿平提到,自己的没骨法受徐崇嗣影响很深。

《梦溪笔谈》中评价徐崇嗣“乃效诸黄之格,更不用墨笔,直以彩色图之,谓之没骨图。工与诸黄不相下。”

北宋·徐崇嗣《琼蘂春鸣》(局部),绢本设色,26.2×24.4厘米

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

《图绘宝鉴》中对徐崇嗣之于没骨画的成就也予以肯定:“画花鸟,绰有祖风。又出新意,不用描写,止以丹粉点染而成,号没骨图,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,始于崇嗣也。”

恽寿平自称远师徐崇嗣法,以没骨法画花卉,重视写生,不主张为求“神似”全然抛弃“形似”。同时,恽寿平对清墨的应用堪称炉火纯青,作画设色雅致清亮,为当时一味追求“复古”的画坛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。

清·恽寿平《花卉册》(局部),纸本设色,25.2×34.7厘米

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

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恽寿平笔下的各路繁花吧!如此芳菲,你认识几个呢?

花卉欣赏

清·恽寿平《花卉册》(局部)

清·恽寿平《花卉册》(局部)

清·恽寿平《花卉册》(局部)

清·恽寿平《春花图》(局部)

清·恽寿平《春花图》(局部)

结语

恽寿平不仅创新了“没骨法”,

融入了清新典雅的风格,

还为绘画理论

贡献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观点。

“以简为贵”,

“师其意而不师其迹”,

“作画在摄情”。

打动人的,

不仅仅是恽寿平笔下清雅的花草,

更是他绘画如绘心的诚意。

迟日江山丽,春风花草香。

来源:央博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huayancaoa.com/hychy/1214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