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的延庆赛区,地处海坨山麓,高山滑雪、雪车、雪橇等比赛项目在这里举行。海坨山位于延庆区西部,最高峰海拔米,为北京第二高峰,延庆第一高峰。因山势险峻,每年11月到次年5月多出现“海坨戴雪”之景象,故有“塞外珠峰”之称。而每到雨季,骤雨如飞,故称“海坨飞雨”,为“延庆八景”之一。海坨塔潘之望摄五峰横亘拱卫京师据《北京市延庆县地名志》载:海坨山“坐落于张山营镇北部,与河北省赤城县交界,位于县城西北16.9公里,南邻延庆盆地,东、西、北均为连绵群山。”海坨山属燕山山系,于燕山运动时期开始形成。经过漫长的地壳运动、断裂、抬升,形成陡峭险峻的山峰。山体呈东西走向,横16.9公里,纵28.4公里。较高的山峰有5座。山岩多为花岗岩,形成年代距今一亿三千多万年。山中多“V”形峡谷,为河流下切和断裂抬升构成,山上泉流众多,汇流成溪。在海坨山五座较高的山峰中,以大海坨、小海坨(也称二海坨)和三海坨最为知名。大海坨海拔米,为北京第二高峰,延庆第一峰。小海坨在大海坨南侧,海拔米。三海坨在小海坨南侧,海拔米。三峰如屏风横亘于北京之西北,成为拱卫京师的天然屏障。传说,远古时期,海坨山四周是一片汪洋大海,海坨山像被大海驮着一样,所以称“海驮山”。经过亿万年石长水落,形成连绵起伏的高山,故名“海坨山”。如今山崖之上仍有海浪冲击的痕迹,众多的泉流被人们传说为“海眼”。山上植被丰茂,气候随海拔高度变化差异极大。海坨山被河北赤城县人称为“海陀山”,据传是因为从赤城县一侧眺望海坨山,形似巨大的陀螺,故得名。海坨山的历史十分悠久,早在多年前的北魏时期,地理学家郦道元在《水经注》中称其“峰举四十里”。明代嘉靖年间编纂的《隆庆志·山川》称:大海坨山“高耸万仞,层峦叠巘(yǎn),云生其巅,雨即随之,上有龙潭,名‘大海陀’。崖畔有巨石,刻‘大海陀峰古迹盛迹’八字见存。”由此看来,海坨山或因龙潭得名,或以石刻著称。海坨山为京北名山,远在明清时期便有人慕名到访。明代怀来卫指挥佥(qiān)事范鉷(hóng)登临海坨山时,即兴赋《登大海坨峰》诗:“叠嶂层峦耸翠微,清风吹我上仙梯。鹏程九万扶摇近,世界三千指顾低。瀑落碧溪惊霹雳,气蒸丹石出云霓。太平形胜应歌咏,欲洗苍崖写颂题。”明代兵部尚书胡宗宪在巡视城防时,也登上海坨山远观山色,遂赋诗《大海坨山》:“鞭霆驱海神功妙,千秋威灵雄绝徼(jiào)。何当一喷白龙泉,洗却天狼永不耀。”二人之吟咏,将海坨山的雄伟与壮观,赞美得淋漓尽致。小海坨地处大海坨南侧,山势依然陡峭、地形复杂、山高林密、降水丰富,四季景色宜人。有诗赞曰:“千峰壁立林荫翳,鸟道羊肠近日边。履下如冰攀附上,汕头芳草碧连天。”三海坨上有石似棋盘,传说为赵匡胤与太白金星下棋的遗迹。“海坨戴雪”成就美誉海坨山海拔高,山势险峻,截云断雾。每年7至9月,只要黑云压顶,随之即忽雷闪电,大雨倾盆,从远处望去,只见黑云乱卷,骤雨如飞,故称“海坨飞雨”(又名“吞奇吐秀”),为“延庆八景”之一。延庆县志称:其“若轻风屑雨,则湿霭轻岚,霏微迎目,恍在蓬莱烟雾中。”如此奇观,引来众多文人墨客一览胜景,并留下许多赞美诗篇。明代礼部尚书赵羾被贬隆庆(今延庆)时,游历四时之景,并赋诗数十首,而赞美“海陀飞雨”的诗作有多首,其中有:“群山相囿独争高,怒拥玄云上碧霄。奋击毒雷驱海苦,大施甘雨泻天瓢。岩前飞瀑飘银练,天外长虹卧锦桥。一勺乌龙潭上水,年年滂沛润枯焦。”言景喻情之中,表现了作者将济世安民的宏大夙愿寓情于海陀甘霖,赋予雄奇壮伟的海陀山“雨”众不同的文化内涵。清代文人胡焘的《海坨飞雨》诗歌,于景于声,颇为生动:“海坨晴景正徘徊,骤雨如飞忽送雷。北度峰头山色变,西南树声水声催。霎时云泼诗谁就,片刻风飘鸟不猜。但看狂澜起满地,斜阳又照暮天开。”清康熙年怀来知县许隆远任职之时,多次在夏季登临海坨山,诗曰:“纷纷帽絮失嵚崟(qīnyín),大海坨峰何处寻。溅沫流珠如瀑布,还来世上作甘霖。”每年10月至次年6月,海坨山因山前盆地潮湿空气被抬升,山顶气压气温均低,往往一夜北风吹过,大海坨已戴上银白色的“雪帽”,在延庆盆地范围内均可看到“海坨戴雪”的奇观,由此被誉为“塞外珠峰”。“海坨戴雪”美景明代在翰林院任职的金幼孜曾寻游于海坨山麓,在观赏了“海坨戴雪”之景观后称赞道:“诸山雪霁,千岩万壑耸列霄汉,琼瑶璀璨,光辉夺目,真奇观也!”人们常把“海陀戴雪”誉为太平形胜,尤其在秋末冬初时节,海坨山多是北京地区最早见到“头场雪”的地方。一夜秋雨过后,海坨山顶尽显银装素裹之冬日景象,而山下则是五彩斑斓之秋色,不少人慕名前往,一览“海陀戴雪”之奇观,遂有诗曰:“已是惠风绿妫川,海坨青女仍翩翩,上浮白玉下浮翠,胜过东瀛富士山。”大小翮山文脉流传在大海坨东麓有两座山峰,名为大翮(hé)山、小翮山。《魏土地记》称:“沮阳城(今河北怀来县大古城附近)东北六十里有大翮山、小翮山。”而郦道元在《水经注》中记载:阳沟水“出(居庸)县东北,西南流径居庸县故城北,西径大翮、小翮山南,高峦截去,层陵断雾,双阜共秀,竞举群峰之上。郡人王次仲少有异志,年及弱冠,变苍颉旧文为今隶书。始皇时官务烦多,以次仲所易文简,便于事要,奇而召之,三征而辄不至。次仲履真怀道,穷数术之美,始皇怒其不恭,令槛车送之。次仲首发于道,化为大鸟,出在车外,翻飞而去,落二翮于斯山,故其峰峦有大翮、小翮之名。”这里记述的是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。相传,秦始皇统一后,欲将原来各国的文字统一成篆书。他听说上谷郡(今河北怀来小南辛堡镇)人王次仲改变了篆书那弯曲难写的笔画,发明了横平竖直的隶书。这种写法简便而美观,秦始皇知道后,要召其入宫为官。但王次仲是个修道之人,不愿去咸阳(今陕西咸阳市)做官,三召而不至。秦始皇很是气愤,命令上谷郡太守用槛车送之。槛车上路后,走了两天两夜,行至今天延庆西部时,王次仲化作大鸟,飞出车外,向北翻飞而去。飞到此处时掉下两片羽毛,变作两座大山,即大翮山和小翮山。人们敬仰王次仲的人品,更钦佩他所进行的书法改革,便在海坨山上修建了一座次仲庙,以示纪念,每到节令便去祭祀。据传明成祖朱棣北征时,途经大翮山,见山形似横立着的羽毛,无突出的尖峰,且从东向西延伸,便问随行的军师:“此山何称?”军师告知为大翮山,且建有次仲庙,成祖遂登山入庙凭吊。当看到次仲庙因多年失修而破败时,便令驻守于此的明军予以修葺。海坨山以大翮山、小翮山景致最为壮观,金元以来便成为京畿名胜,文人墨客慕名寻访者络绎不绝,并吟诗作赋,给予赞美。大翮山南麓有一座秋阳观,金正大元年(年)二月,长春真人丘处机曾来这里打醮(设坛念经做法)。他见山水明秀、松萝烟月、风景优美,便欣然题诗:“群山一带碧嵯峨,上有群仙日夜过。洞府深沈人不到,时闻岩壁洞仙歌。”元初大臣、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铸曾到大翮山游览,当登临顶峰远眺时,顿觉视野开阔,远山近水尽收眼底,遂即兴赋诗:“路盘空翠上青天,下望皇州一点烟。云叶去堆人脚底,日华垂在马头前。露花烟草芬兰麝,百籁群鸣播管弦。可诮旧游王次仲,不来寻谒酒中仙。”文辞华丽优美,极富意境与浪漫色彩。海坨山秋景明代文学家、史学家王世贞于秋日寻游大翮山,为山中秋色所倾倒,也赋诗曰:“鸟翮山头王次仲,鸿都门下蔡中郎。似分晋季鹅池墨,流作梁清练水香。柿叶过霜红满地,芭蕉含雨碧堆床。二南须为纵横写,老去风人有面墙。”(本版图片均由北晚新视觉提供)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huayancaoa.com/hyczp/11711.html